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宛郡突变

时隔半月,东疆的部落冲突并没有好转,相反的由于朝廷的介入事态开始恶化,已经有几个大部族牵连进去,开始还是部族之间的争斗,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部族联合起来与朝廷的军队有了摩擦,而张继芳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安抚各个部族,只是在利用部族之间的矛盾消减部族力量,有时还会暗地里挑起一些部族的矛盾,在他看来这些蛮夷部族都应该被消减,卫国公的余孽大有可能就是在这些部族里,如果不想法消灭部族的力量怎么才能消灭余孽,至于这些余孽是否存在,在他看来就是有的,只是还没有找到。而霍典却不这么想,他一直在想办法安抚部族,尽量约束军队减少与部族的摩擦,他怕东疆因此起战端,那样就辜负了武安侯的嘱咐了。

由于东疆两位职权者的不合,也让朝廷上文武两帮大臣或者说是新旧派分成了两帮人,一帮是以御监正使赵聪为首的官员,他们要求对挑起事端的东疆部落进行处置,同时朝廷进军东疆,在东疆设立州府,从而将东疆的所有部落制度抹除,另一帮就是以武安侯为首的武将,他们要求对东疆进行安抚,不能让事态严重,东疆是十多个大部族近百个小部族组成,他们有各自的习性并不容易被驯化,东疆地域广阔和现在的东图差不多,人也不少,夷族人十来岁就能上阵杀敌,男女老少只要拿上武器就是战士,这样一个可以全民皆兵的部落并不适合用武力镇压,而且东疆之东还有其他地域,这一片地域是世人不熟悉的,这里还有什么朝廷根本就不知道,对于这个未知的因素朝廷还是应该考虑一下。

正在两帮人都快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时一封来自宛郡边城的八百里奏报放到了皇帝的桌上,这已经是数天前的了,奏报上只有一句话:南疆,西启合兵二十万集结在南疆的晏城。晏城在那里?所有的朝堂官员都知道,那里离宛郡边城其实不远,大概也就数百里,穿过茗山正常行军估计三天能到,边城有多少驻军,不过万余人,如果从奏报发出之日起晏城就出兵的话,现在估计边城已经改姓了。这一个响雷震呆了朝堂上大部分人,卫国公事件时本来算是一个南疆出兵的好机会,朝堂为了防范还派出大军驻扎宛郡,时隔这么多年了,朝堂以为那边局势稳定了,将各郡的军队都撤回各自驻扎地了,南疆突然和西启联合起来了,而且还是在东疆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要脸啊!东疆的冲突也是太巧合了一点,巧合?这是巧合?应该算是蓄谋已久才对,只是没有人注意到而已。

“各位能臣干将对此有什么解决的方法?”易无忌看着一屋子的朝堂高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