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章 英雄爱美人

张富山品了一口西湖龙井,望了望慈山寺上的观音菩萨,与夫人杨维恩一起,转过头来对云中天说:

“云总,我觉得我们特别有缘分,你知道你是蒙古族,你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的后代,你知道吗?也是窝阔台的后人。”

“张总,不会吧,还有这么巧的事?”云中天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现在住的阿拉善左旗和额济纳旗,也是我们蒙古族土尔扈特回归后的居住地。后来,我外婆的祖先,也是杨姐奶奶的祖先,后来迁徙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利州一带。”张富山对家族历史脉络非常清晰。

“张总,看来我们不仅有廖公衡先生交代的共同任务,拍摄好环境生态记录片《高原橄榄树》,而且还因为这共同的血脉,那我们更有义务写好、拍摄好电影《一品夫人传奇》。”云中天笑道,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云总,是的,我们既有廖公的期待,更有时代的重任。”

“张总,请您和杨姐跟我们创作团队继续讲述先祖一品将军与一品夫人的故事。”

“云总,好的。”张富山与杨维恩沉思了一会,继续他们的讲述。

天山,横亘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为亚州最大的山系之一,山间盆地和纵向构造谷地,把整个山系分割成许多山脉、山块和草原。

就在天山东南麓,有一块富饶的高原和草场,早在西汉初期,西域36国就有若羌、且末、小宛、山国、乌垒、仑头、渠犁、焉耆、危须等11个“城国”和“行国”分立。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自治州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东汉王朝时置西域长乐史于楼兰以统之。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置焉耆都护府。

元明时期博尔塔拉为蒙古族游牧地。

元代实行中书省制度,博尔塔拉隶属阿里麻里行中书省。

成吉思汗曾把博尔塔拉在内的额敏河流域封为其三子窝阔台的领地。

但艰苦的环境,让生活在此的蒙古游牧民不断往水草丰满的天山东南麓迁徙。

到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设置喀喇沙尔办事大臣,所属焉耆及库尔勒、布古尔实行伯克制,“丝绸之路”南道的卡墙(即今州且末县)、卡克里克(今州若羌县)隶属于阗办事大臣管辖之时,这儿已经成为蒙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