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一切唯心造

微信翻阅到2018年6月18日这一天,发了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标题是:圣安寺|祝大家端午安康!一起学佛如法炮制吃“粽子”

写这篇吃粽子的文章,源于当时《佛陀传》中刚觉醒开悟的释迦牟尼佛带着大家吃橘子的片段,专注于当下,你就是真实的。

觉醒的人能从一只橘子中,看到它整个生命的历程:橘树、春天的花朵,照它生长的阳光、滋润它的雨露,自然万物都在其中。

你如此生活,就了解了自己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了解了这些,我们将友好、慈爱地对待他人有了关爱,人们也就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们、他人和世间万物是一种能量,一种来源……

那么,对于粽子,我们如何才能把它吃出“感恩、思念和祝愿”呢?

先从做粽子可以说起,延续传统文化,护法居士们五月初三便去寺里给师父们包粽子过节。据李居士朋友圈儿所言,老菩萨们最大年龄已有九十多岁了,平均年龄也有七八十岁,护法几十年,几乎年年为师父们亲手包端午粽。 听后,不仅令人心生“惊叹和敬仰”!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后辈们学习。

佛典也有很多高僧大德与“端午”的渊源记载,无论是生于五月初五的唐朝法云公,还是圆寂于五月初五的隋朝道成禅师、唐朝大义禅师、智威禅师和鉴真大师,无一不是禅林的传奇佳话,在此殊胜又特别的日子里。

当下的我们,早已不只是把五月视为“毒月、凶月、驱邪月”,而是视为“感恩月、祈福月、避灾月” 。今日,无论你是与家人团聚庆祝,还是一人独自忙碌,总要吃上一个粽子:深思一下高僧大德们,缅怀一下爱国的先驱们,亦或去寺院点上一盏莲花灯,祭奠一下自家的先人们。

?6月19日的推文:【一大早跑步回来,收了这么多红包,晒晒家人的爱。】从前,在古时候,生于“五月初五”的孩子会被视为“毒”,特别是唐宋时期,常被送到寺院……【虽然从小父母没有如此对我,但挡不住长大后我随自己的意愿,还是皈依了佛门】有此幸运和心境,除了要感谢生养我的父母,给了我身命,还要感谢佛陀给我慧命。阿弥陀佛,赞叹三宝。

?6月22日推文:今天中午在女儿身上做了实验,太有效了。我现在的心情不是欢喜,而是感激!感激涕零。阿弥陀佛,法法相通,觉悟的太晚太慢。

内容是分享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免费学习|世上最奇特的治疗—“夏威夷疗法”,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